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80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80后创业期盼“真正的风险投资”

[复制链接]
80 0

  创业成为不能输的“人生赌博” 创新没有得到行政审批的精准关怀

  80后创业期盼“真正的风险投资”

  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 肖思思 张翅 广州 重庆报道

  “当前很多年轻人感到焦虑,他们认为也许创业是一种摆脱工作焦虑的路径,但最终发现整个创业环境比想象的艰难太多。”幸知在线女性心理成长平台CEO潘幸知认为,在创业中,资本游戏被过度放大,一些80后创业者为了拿到启动资金,包括对赌协议在内,能签的不能签的都签了,还有很多创业者承受着“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巨大压力。

  近日,《经济参考报》记者走访北京、重庆、深圳等地了解到,80后创业者已成为技术创新,特别是“技术+模式”创新的主力军,创业风气日渐浓厚。与此同时,他们也吐露心声,目前面临资金、技术、管理、市场等方面的挑战。

  “不想只为资本卖命”

  “我们不想沦为只为资本卖命却无法创造社会价值的青春出卖者。”一位曾在媒体就职、后来辞职进入某科技公司的80后创业者周南(化名)说。

  “容易找的是钱,不容易找的是有远见卓识的钱。”作为一家技术和模式双创新的公司,北京某科技公司的创业团队这样回顾在过往融资中的遭遇。这也是近几年VC行业红红火火背后,创业者们感受到的另一面。

  这家科技公司是一个80后占绝对多数的创业团队,近10位合伙人中超过一半是80后,核心团队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这家公司致力于开发下一代健康监测智能家电,用户能在无创、无扰的使用中,短短几十秒内就获得关于自身健康的数十个关键指标。这套系统瞄准的是一系列具有致死性风险的健康问题。

  两年多前,这家公司拿到了国内一家VC数千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估值高达数亿。这让团队在过去两年可以安心研发,在检测设备、芯片研发、AI研发、服务开发等方面取得了全面进展。近期,该公司在业内小范围进行了产品原型机的展示,引起业界极大的兴趣。

  但显然,能遇到沉得住气的VC是需要一些运气的。这家公司在最近的融资中,就明显体会到了资本市场更“主流”而无奈的现状。该公司内负责工业制造的合伙人宋先生说,自己公司这样的“生意”,不是受今天中国市场VC喜欢的“主流故事”。

  “在这个有些缺乏耐心的时代里,VC们,特别是那些所谓的‘教父’们,往往可以通过联手炒作风口,寻找接盘侠,获得丰厚的资本回报,将风险投资变成金融游戏。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催生的一般是单纯的模式创新项目,这些类型的项目容易形成风口,引人追踪,最符合资本的原始渴望。而技术类创新的项目,由于其本身较高的技术壁垒,和独特的商业模式,不太符合VC们造风口的需求,因此很难成为‘主流’VC界的宠儿。”这家公司的医学合伙人魏先生深有感触地说。

  位于北京的资立方信息科技公司是一家海外投资综合服务平台,该公司创始人王冠认为,目前中国的部分VC机构不是真正的风险投资,而是在以固定收益的方式做风险投资,比如签订对赌协议,赋予创业者无限连带责任,几年内没有实现上市,必须承诺回购。投资方把回购条款设为基本条款,这实际上是在抑制创新。“要求回购、对赌、多少年上市,这样的创业基金投不出来伟大的公司。”

  80后创业者、北京华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安宁说,跟60后、70后创业者相比,80后创业者较少介入传统的房地产、汽车、基础设施等资源型领域,更多关注互联网、新零售、消费领域,但这类创业领域门槛低,可替代性强,市场竞争极为激烈,稍有落后就会被同行超越,因此也是压力最集中、资本回报要求最直接的行业。

  “一直害怕提起失败”

  “我们一直以来的思想形态都是崇尚成功者,创业失败了有人挺不过,这是社会观念的问题,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创业失败是正常的,不是羞耻的。”一位创业者表示。

  北京一家人工智能公司几个月前刚刚关闭,原因是没有找到持续的盈利模式,有股东因此退出。该公司CEO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我一开始不好意思对外讲,我们失败了。提起失败,我一直是害怕的。”

  北京几何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几何波士顿办公室负责人常昊告诉记者,作为科技创新不竭动力的硅谷和美国新英格兰地区,创业更像是一种职业――失败了就把公司关掉,或者去大公司上班挣钱,或者接着开下一家公司。如果成功了,也有成熟的退出机制,一次成功的退出,可以支撑此后很多次失败的创业。创业是为社会做贡献的一种方式,当前在国内和大部分亚洲国家,创业却往往成为孤注一掷的“人生赌博”,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然而,技术创新本来就有很多失败的可能,当社会中存在众多“极端创业者”,整个社会的创新和创业就变得不可持续。

  “在中国,很多极端创业者也是被逼出来的。”这位负责人说,当前在国内,创业者和投资人往往并非两个平等的主体。创业团队常常在温饱线上挣扎,他们只有破釜沉舟,在模式创新的赛跑中比对手更不顾死活,从而尽早地逼死对手获得垄断地位,才能早日迎来“躺着赚钱”的一天。

  “没有足够资本的创业,营养不够丰沛的技术创新,都是不值得鼓励和宣传的。”在美国成功运营过一家公司的生物信息专家时振说,很多发达国家的投资界对连续创业者十分尊重,他们能够更为理性地看待创业和创业失败。

  “一些审批没有照顾创新需要”

  “一些不符合时代变化的行政指令,让不少公司面临困境。”一位创业者说。还有创业者表示,有些监管政策一年一变,不利于企业做长期的事业规划。

  一家高精制造业初创企业董事长、80后方姓负责人认为,一些行政审批并没有照顾创新的需要。这家公司在深圳建了一个很大的工业实验室,投资近千万元。“实验室有一个要求是必须无水,因为水汽影响仪器精准性,所以我们希望实验室内不装消防喷头。但消防部门就是不让我们通过。目前国内很多硬性标准是按照普通工业企业的特点去制定的,而很多高精制造业有自己的特定要求,这让我们觉得很头疼。”

  王冠盼望行政审批手续能够再简化一些。他说:“公司运行中碰到很多行政负担。公司行政、会计、出纳,出去办事通常要一天。公司任何一个信息变动,都要携带大量文件原件跑国税、地税、银行五六趟。一些雇佣几十个人的公司一天的运营成本就要好几万,行政手续繁杂等于变相增加用人成本。”

  此外,一些行政指令有待积极更新。以共享办公室为例,据一家互联网企业负责人反映,根据相关规定,共享办公室的地址视为虚拟地址,必须要有租房合同,有人员在该地址办公。但一些创新的互联网公司,可能很多人在家里就把代码写好了,不一定要在固定的地方。

  还有创业者表示,有些监管政策一年一变,不利于企业做长期的事业规划,导致一些“黑天鹅”事件出现。例如,当年政策支持互联网金融的时候,定性为普惠金融。后来出了“E租宝”事件,全行业成了违规,造成投资人撤资,公司因此死掉。监管滞后于创新,很可能会遏制创新。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

关注

15

粉丝

4246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4-11-18 13:47 , Processed in 0.024495 second(s), 29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