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87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冷眼看CES 2018:概念满天飞 大型吹牛皮集会可休矣

[复制链接]
187 0

  一年一度的CES(消费者电子展)又结束了,作为科技创业公司,你不在这个时候去一趟拉斯维加斯,你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

  于是乎,每年在1月的这么几天,你都会看到各种国内的科技媒体像约好了似的,不一而足的在标题上卯足了劲地用上诸如“黑科技”“全球首个”“最新”“最强”之类的字眼。全然被他们无视的一个事实是,技术是逐步发展的,概念是要落地的,产品是要给人用的。而符合这两点的公司和产品,在CES上往往少之又少。



  大部分公司展出的,都不是能够实际落地、可量产上市的产品,而往往只是处于测试阶段或者更早期的demo(展示用原型机),更有甚者只是一种概念。

  所谓demo,展台上拿起来,看看玩玩,放下,走人,OK没问题,但是让人买回家去,能用,各方面鲁棒性(稳定性)过关,对不起,只要稍微对科技产业有所了解的人就知道,“看上去很美”的demo和最终产品之间的距离,可能比起你离王思聪的距离还要遥远。

  自然,这些千篇一律的鼓吹辞藻背后,是广大科技公司如饥似渴的PR广告需求。“总得来这么一次,要不然投资人可能会觉得公司是不是发展不好,产品是不是没进展?”去年的2017年CES Asia上,一位AR领域创业公司CEO苦笑道。

  于是乎,CES似乎逐渐变成了大型的toVC、PR用的展会。理所当然,VC追逐的概念成了CES的主角。然而,这些打着AI乃至VR/AR旗号的所谓黑科技,其中又有多大的水分呢?我们下面来试着略作分(tu)析(cao)。

  人工智能:别再吹什么“AI芯片”了

  人工智能在2017年是资本追逐的主角,为什么资本会去追逐呢?其实他们自己也未必说得清楚。“资本是有盲目性的”,一位投资人坦诚,很多时候看到别人在追什么,哪怕明知自己不懂,明知投的公司可能不太靠谱,也生怕错过“下一波浪潮”而盲目跟进。

  也许是受到资本的刺激,也许是对Alpha Go的憧憬,CES 2018上,无论有的没的,听过的没听过的,各路厂商的AI(人工智能)产品突然变成了神仙打架,什么产品都要跑出来抢个镜头。

  看遍整个展会,几乎所有的厂商都给自己挂上了“AI”的标签,好像如果没有AI,都不好意思来CES展。人工智能之父艾伦?图灵若是在天有灵,看到这样一派火热的场景,一定会非常欣慰的说……

  WTF!这都些是什么牛鬼蛇神??



  在这次的CES 2018上,看到最多的AI产品,要么就是各式AI终端,要么就是各种AI芯片。

  像什么AI电视、AI机顶盒、AI冰箱、AI音箱、AI耳机,这些终端产品只要与语音交互沾点边的,都在脑门上贴上了AI的标签。

  语音交互虽然是AI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仅仅摸了点语音交互的皮毛就号称自己是AI终端,实在是太牵强了。目前绝大部分包含语音交互的所谓“AI”产品,甚至连基本的基础逻辑部分都没有做好,遑论更进一步的感知、识别和机器学习了。


图片来源:AI商业周刊(ID:aibizweek)

  就在十几天前,我体验了搭载“小爱同学”的小米AI音箱,它虽然支持三十多种语音控制功能,但却在查天气时让我大跌眼镜。当我说出“小爱同学,纽约天气怎么样”时,我本以为会被提示无法查询该地区天气,但告诉我的却是无法识别我的语音……

  除开这样的基础逻辑的缺陷之外,交互流程的硬伤也广泛存在。有一款同样号称AI家电的冰箱十分有趣,集成了嵌入式软硬件系统和网络连接功能。只需在冰箱门上指指点点,买什么鸡鸭鱼肉山珍海味橘子汽水奶油冰棍都是洒洒水毛毛雨啦。

  如果你觉得我所说的有趣指的是这些高集成化的操作,那你可就错了。这台AI冰箱真正“有趣”的地方在于,当你在冰箱门上戳弄半天点击下单之后,你还要再掏出手机来扫码付款……



  大哥,你这么“智能”,我求求你把最后一步付款也集成到系统里呗?先在冰箱上下单,然后掏出手机来付款,这是几个意思啊?与其这样脱了裤子放屁,我干脆直接在手机上买不是更利索?

  除了这些家电之外,还有一个科大讯飞推出的AI耳机莫比斯Mobius,基于语音操控,可支持中英翻译、出行导航、音乐听书等功能。不过鉴于之前科大讯飞翻译机在实际使用中严重依赖网络通信,网络不好就变哑巴,这次的AI耳机恐怕还是得持一个观望态度。

  像这类名为“智能”实则“宛如一个智障”的AI产品,充其量只是玩个新鲜而已,很难真正提升生活效率和生活品质。

  AI芯片这边的情况也是一样的“不堪入目”,今年CES上,瑞芯微、NovuMind等公司分别发布了自家的AI芯片产品。不过今年的情况与2017年的情况如出一辙,这些所谓的AI芯片,相较于谷歌TPU和NVIDIA DRIVE Xavier等产品来说,完全像是两个世界。

  无论是今年CES的瑞芯微RK3399 Pro NPU,还是去年的华为麒麟970 NPU等AI芯片,虽然一个个都是规格明码标价,性能头头是道,但却也都有一个共性:你不知道它们针对什么而生。它们好像啥都能干,又好像干啥都很?的样子。
啥都能干,这哪还是AI芯片啊,应该叫CPU才对吧?而且还干啥都很??喂喂,Intel你别玩你那MR了,先缓缓吧,你的老本行都快被这帮AI芯片端了老窝啦。

  好吧,这样说可能有点言重了,不过对于目前这些AI芯片的功能,各家确实都少有明确的描述,基本上都是一句“AI任务”带过。



  这“AI”任务到底是个啥?一番细看之下,原来所谓的“AI任务”大多指的都是视频、音频、图像处理这些方面。这些都是非常传统的需求,而且也都有专用处理器来应对,音视频处理有DSP,图像处理有ISP。

  其实无论是视频音频还是图像处理,这些工作都可以在CPU上完成。之所以专门设计DSP和ISP芯片,是因为它们处理这些任务的效率比CPU高出许多。同样的,如果全新的AI芯片能比传统DSP和ISP更加高效,那在处理器中加入AI芯片的同时,我们理应看到DSP和ISP从现有芯片组成中消失才对。

  在高通官网的骁龙845介绍中,“可提供更丰富的拍摄、语音、XR 和游戏体验”的人工智能平台,依然被高通明确的归结在Hexagon DSP下,说明现在各家AI芯片所宣传的这些功能,并未达到真正意义上AI所在的层次,只是对既有需求的扩展而已。



  可以说,目前大部分AI芯片,都是厂商对AI大潮反应过激的产物,其实际存在意义非常鸡肋。如果说上面提到的各种AI终端产品还能玩个新鲜,那这些AI芯片甚至连玩个新鲜都做不到,在实际使用中是否能体验到效果还不一定呢。

  总之,在CES 2018的AI产品上,我们看到只有极少数厂家在有目的有方向的进行研发,其余大多都是浮躁甚至是滑稽。

  艾伦?图灵于1950年提出了著名的图灵测试,指一个人和一台机器隔开的情况下,通过向被测试者随意提问,多次测试后如果有超过30%的测试者不能确定出被测试者是人还是机器,那么这台机器就通过了测试,并被认为具有人类智能。

  图灵曾预测道,人工智能的思考能力在2000年时可达到这项测试的标准。这项测试至今依旧被视为衡量人工智能发展水平的准绳,但目前我们已远远落后于这个预测,暂时也没有哪家公司的roadmap中提及这一标准。

  显然,这样混沌的发展状况还将持续一段时间,达到图灵测试的标准更是遥遥无期。

  VR/AR:这一次真的要改变世界了……?

  某家AR公司的CEO在CES上转了一圈后,兴致勃勃地发了个朋友圈:“本以为自己在闭门造车。知道这次拉斯维加斯CES,才发现自己已经领先世界这么多了。……这一次真的要改变世界了!”

  当然,我们丝毫不怀疑这位CEO想要改变世界的勇气和决心,只是我们从未有幸体验过他口中“当年乔布斯第一次看到图形界面的感叹估计也不过如斯”的产品,而且纵观下来,我们看到CES上的VR/AR产品几乎是处于发展停滞状态的。



  VR不多说了,今年包括HTC在内的头部硬件厂商在内,几乎没有任何技术上的突破。Vive Pro之类的产品,无非就是提升了分辨率、加上了无需外部传感器的6DOF定位而已。

  但这些厂商不需要背锅,不看市场盲目的技术突破也是危险的。实际上,VR硬件在当前这个阶段,相比AR已经是处于较为成熟的形态:工业设计差不多就这样了,手势和眼动这种新型交互还没有大规模普及。接下来的问题就剩下是如何把屏幕分辨率提升到更高、重量降到更低,成本降到更便宜、乃至未来云端计算更强大催生真正的无线VR(虽然5G普及还要等2年以上)了――这些已经不是VR公司的工作了,这是背后的屏厂(京东方、天马等)、方案商(中科创达、正东兴等)、ODM(歌尔、龙旗、卓翼等)之类要努力的方向了――当然,VR的量要大,不然人家都懒得努力。

  所以接下来真正需要考虑的是落地场景和老生常谈的内容。有人在Oculus Go的屏幕供应商京东方玩过了Oculus Go,屏幕相当出色,而且Oculus对屏幕的要求很高,这似乎可以看出来Oculus Go在观影和3DoF游戏方面的想法;无独有偶,华为的VR2也是主打观影,但就像一位自嘲“开发VR游戏的都是24K纯?丝”的VR游戏开发商担心的那样,VR除了娱乐、影视、色情片还有什么?

  别告诉我是那些和简化版VR游戏差不多,我自己一个人都能开发个七七七八的所谓“B端应用”。


当下较先进的AR光波导方案

  而技术难度比VR大很多倍AR,更远远不是这么回事。

  把一块虚拟图像以自然的方式贴合到人的视野里,真的不是说说那么容易,也不是某些厂商在发布会一笔带过的那么轻松,不然,那么喜欢AR的苹果老大库克,为什么会感叹“目前技术不足呢?”当然,这也绝不是某个前科满满、在CES上打着自作聪明的自创新概念来混淆视听的国内VR公司能轻轻巧巧糊弄过去的。

  AR眼镜所需要的技术主要是两大块,前者是显示,可以粗略概括为光学方案(光机/光学引擎),也就是如何把虚拟图像反射进人眼,造成虚拟图像叠加到现实中的AR效果;后者是定位,即如何以SLAM等定位技术,将虚拟物体的位置逼真呈现,让其拥有“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等符合真实物体在人视觉系统中的情况,而不会随着设备持有者的移动,虚拟物体的位置出现飘忽等问题,造成拟真感被破坏的情况。后者也许不是必要的,但对于实现沉浸感强的AR体验却是不可或缺的。

  很遗憾,这两者看似容易,但哪一点离成熟都相差很远,所以AR眼镜普遍外形丑、效果差、价格高。这也是为什么CES上的AR眼镜,大多数只能应用于工业等非消费端领域。因为这些领域的客户,对价格和外形不那么敏感,只要你帮我解决我干活时的问题就好,就像PhotoShop这种专业软件的界面,自然比什么美图秀秀之类丑多了。

  但toB端就万事OK了吗?还差得远,AR的光学引擎(光机),特别是国内的AR光机,在显示和量产上有着非常大的瓶颈。是的,展出的demo很酷炫是一回事,能把这些demo量产一千台、一万台,同时保证其稳定工作、成本安定又是另一回事。如前所述,“看上去很美”的demo和最终产品之间的距离,可能比起你离王思聪的距离还要遥远。

  大部分国内的AR眼镜公司都需要被供应链公司掣肘,因为这些公司本身一般缺乏光学、芯片、算法方面的设计和生产能力,只能依仗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这些合作伙伴要么是传统实业公司,对订单数敏感,几K的小批量根本不放在眼里,要么同样是初创公司,本身的量产能力也有问题。



  不少人把2012年的谷歌眼镜视为当今AR的发展肇始,这种眼镜采用的是FOV小、厚度大、显像大的棱镜光学方案。在如今中国AR公司的眼镜发布会上,这种棱镜方案已经不再拿出来作为卖点,动辄替代的是更先进的自由曲面棱镜、光波导乃至光场方案。但实际上,能量产优秀棱镜方案的公司在国内都少之又少,自由曲面棱镜屈指可数,被普遍认为最先进的光波导方案更就只有一两家。不少国内公司的AR眼镜都因为合作伙伴的光机无法量产而被掣肘,产品出货一推再推。

  因此,CES上绝大多数量产或是自称量产的AR眼镜,在其实际大量出货之前,其背后的可量产落地情况都是可疑的。这并不丢人。因为行业发展状态就是如此,技术的确存在瓶颈,全世界的公司都在寻求突破。这其中可能需要漫长的过程,等待几年也不新鲜,但应该做的是去正视这点、坦然承认,而不是动辄拿“重大突破”“黑科技”这种辞藻来麻痹自己(或VC和媒体)。

  至于SLAM就更不说了,除了某些展台的微软HoloLens外,在CES上展出的AR眼镜基本都没有SLAM。这个其实也正常,先把显示解决再解决定位嘛,而且国内做SLAM做的好的,基本都玩机器人去了。号称能实现SLAM的,扪心自问一句,用的是什么方案(单/双目or深度)?芯片带不带的动?功耗吃不吃得紧?最关键的是:实现闭环了么?不好意思,别把marker拿出来当SLAM忽悠媒体好不好?



  今年有些有意思的地方是,ODM、供应链公司开始入场搅局了。如伟创力(Flex)、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公司(ASTRI)、OmniVision这些公司,平时只是负责供应链中的一环,但这次纷纷号称要出,试图分一杯羹。这给国内外的创业者都敲响了警钟。

  从上面可以看出,VR和AR并非独立存在的新兴产业,而是反映了整个世界在可穿戴设备领域的软硬件技术发展的水平。比如屏幕公司不发展,显示效果就上不去,芯片公司不发展,体验质量就上不去,传感器公司不发展,定位方案就上不去。因此产业的落地和发展,受到方方面面的制约,绝不是展会上几个demo能说清的。

  不过乐观来看,未来VR/AR概念可能会死,但它们背后催生的这些技术发展和产业链公司却是实打实地在进步,说不定将来,还会催生新的概念。当然,那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活在CES上的中国公司”

  纵观每年的CES,你会看到一种类似的套路:科技公司们扎堆发表精致的keynote,描绘未来几年美好愿景,展示几个完成度往往不过50%的demo,然后股价涨一涨,融资进一进,大家乐一乐,就可以各回各家了。至于这PPT何时能变成真的,demo何时才能实际落地,像CES的展会名一样真正面向消费者。往往就后会无期了。

  但一般人往往会忽视,或者刻意去回避的是,demo不是成品,吹牛和PPT也不能代表实际的市场反应。一款新科技产品的诞生,要面临大量的考验,从想法到验证,再到解决供应链,降低成本,最终量产问世,还有可能因为市场定位失败等问题而折戟沉沙。

  一个事实是,科技巨头们也正在纷纷从CES上撤退,没有了苹果(苹果据说今年来偷偷见AR眼镜的供应商了)、微软、宝马、奥迪等等,取而代之的是国内公司。今年参展的中国公司又达到了1551家的新高,占34%。去年则是1300家,占32%。光是名字里带深圳的公司,就480多家。


图片来源:AI商业周刊(ID:aibizweek)
  
  硬币的另一面是,很多公司你在国内的展会上是找不到的――注意,这里说的展会不是那种和CES性质差不多的公司,而是针对专门垂直领域的大型展会。

  我曾经参加过去年11月在深圳举办的安博会,1100家公司参展,尤其让我惊讶的是,这里的公司展出的都是切切实实可以购买、落地的产品,也有出现VR/AR、AI的产品,如如安防摄像头、全景监视相机,人脸识别系统、VR/AR头显、智能眼镜等。但没有人提到这种概念名词,说的都是价格、参数、出货量等实实在在的东西。

  除了一两家外,我几乎没有在这个展会上看到参加CES的VR/AR公司出现在其中。



  有意思的是,不少公司可能全年都没有动静,但是在CES上,他们回来了,但仔细一看,拿出来的还是去年的东西,只不过换了个说法,换了个故事,新瓶装旧酒。

  真心希望这种“活在CES的创业公司”能少一点;讲概念,讲故事的公司能少一点。

  毕竟,讲故事是媒体、电影电视工作者的工作。尤其媒体本来日子就不景气,大家就别再抢媒体的饭碗了。就算你要讲给VC听,也可以交给媒体去讲嘛。然后VC和投资者们,你们也别再逼着创业者老给你们讲故事了。各司其职,踏实做点事情,不好吗?

  路还很长。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

关注

15

粉丝

4246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5-1-15 16:34 , Processed in 0.024000 second(s), 29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