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59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月宫365”实验再换班 舱内驻留200天创世界纪录

[复制链接]
159 0

  本报记者操秀英

  足不出舱,他们已经率先体验了太空基地的生活。

  1月26日上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月宫365”实验举行第二次换班仪式。自去年7月9日第一次换班以来,第二组4名志愿者已在“月宫一号”实验舱中连续驻留了200天,打破了此前由俄罗斯科研人员创造的在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中连续驻留180天的世界纪录。“月宫一号”的系统闭合度与运行时间也达到国际最高水平。

  “月宫一号”总设计师、首席科学家刘红介绍道,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是人类实现在地外长期自治生存必须的关键技术,在这项技术应用到空间之前,必须进行地面演示验证实验,并通过实验,发展系统稳定运行调控技术。

  “月宫365”实验的主要任务,就是要研究一个生物系统如何实现为不同代谢水平的乘员组提供生命保障,并保持系统稳定。为此,设舱内实验志愿者8名,分两组,第2组的代谢水平比第1组高,设置3班。

  “月宫365”实验于2017年5月10日开始,此次换班是第1组成员第2次进入实验舱,他们要在里面待到今年5月18日。这是世界上时间最长、闭合度最高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实验。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的四生物链环的人工闭合生态系统(人―植物―动物―微生物),系统的闭合度和稳定性高于之前的俄罗斯和美国的同类系统,而此前俄罗斯和美国的系统均为人―植物的两生物链环系统。

  刘红说,自实验开始的260天以来,“月宫一号”总体运行稳定,各仪器设备工作正常,舱内各种蔬菜粮食作物生长良好,4名志愿者各项生理指标记录准确。“期间还经历了3次非设计的停电,但我们的生物系统还是比较稳定。我们也总结了一些问题,对系统进行了完善和发展。”刘红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第二阶段还进行了遮窗实验。“月宫365”计划目前已完成为期6周的遮窗实验,4名志愿者完成两阶段遮窗实验:3周无自然光无外部景观实验,3周有自然光无外部景观实验。在此期间,他们的新陈代谢、激素水平、睡眠、心率、体温、情绪、行为等各项生理和心理数据被记录下来。全密闭实验开展了肠道菌群、昼夜节律、园艺疗法、情绪与行为等系列研究,获取了大量生理和心理健康数据。

  按照规划,在接下来为期105天的第三阶段实验中,志愿者除日常工作之外,还需要针对各种突发故障进行研究,以进一步测试“月宫一号”的耐冲击性,深挖其发展潜力。

  刘红透露,此次“月宫365”实验结束后,将积极争取我国月球/火星探测器的搭载机会和资源,在月面/火星表面开展小型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试验,通过与地面平行试验的对比分析,获得地面大型系统模拟结果的矫正参数,为未来将地面大型有人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实验研究获得的设计运行参数应用于月球/火星奠定基础。

  (科技日报北京1月28日电)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

关注

15

粉丝

4246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4-11-16 03:53 , Processed in 0.029530 second(s), 29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