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40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董明珠投资银隆一年后:创始人退位 多位格力高管接手

[复制链接]
140 0


图片来源:CFP

  
一个让董明珠坚定看好且赌上全部身家、迅速蹿红成为各地政府座上宾的企业,却上演了创始人退位的一幕。

  采访| 《中国企业家》记者 梁宵 严凯

  文| 梁宵 编辑| 马吉英

  计划之中还是意料之外?

  在董明珠以个人名义投资银隆新能源一年之后,这家公司开始从上到下的人事更迭:创始人魏银仓辞任董事长,多位有格力背景的高管接手了采购、财务、品质、生产技术等核心业务,占据了银隆七位副总裁之中的四席。

  格力和银隆方面都表示,前格力员工跳槽银隆属于个人行为,但在眼下这个特殊的时点依然不免引发外界的进一步解读――距离2018年5月格力电器董事会换届不到半年,董明珠是否会连任格力电器的董事长?如若有变,银隆会接续成就她的下一段商业征程吗?

  尽管这恐怕不是董明珠的初衷。

  现在看来,2016年10月底的那次临时股东大会是一个转折点。彼时,很多媒体以“董明珠因为现场没有鼓掌而当场发飙”来还原了当时的情景。

  实际上,真正让董明珠动气的是,这次大会否决了她筹划已久的格力收购银隆的筹资方案,即定向增股的方案――如果通过的话,董明珠将会出资近10亿元增持格力电器的股票,将个人持股比例从当时的0.74%上升到1.3%,跃升为第四大股东,这无疑会进一步强化其在格力的话语权,当然,也就不会有她以个人全部身家、举债进入银隆的后续故事了。

  是的,如果是这样,故事就是另一副模样。

  反客为主

  1月17日,据媒体报道,魏银仓已经辞去珠海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一职,由原总裁孙国华接任,魏已不直接参与公司经营管理。该报道还指出,银隆的核心业务分管副总裁多由有格力背景的员工接手,“格力系全面进入银隆”。

  对此,银隆内部人士向《中国企业家》证实,上述属实。而格力方面则回复,“全面的说法肯定不属实”,“这是个人行为,跟格力无关”。

  而后,孙国华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的时候,回应了魏银仓辞任以及格力系员工进驻的问题,指出自2017年5月份以来,魏因身体原因多次入院治疗,不能够正常工作,不适合再履行董事长职责,为此,魏银仓向董事会提出辞任董事长职务;而有着格力背景的高管加入属于正常的人才流动。

  不过,他将董明珠对银隆的影响力一笔带过,只是轻描淡写地表示“新引入了如董明珠、万达、京东等知名人士和企业作为战略股东,每位股东在每次董事会上均为银隆的发展建言献策,提供不同资源支持银隆发展”。

  董明珠对银隆的影响,显然远胜于一般股东。

  珠海市商事主体登记许可及信用信息公示平台显示,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认缴注册资本为11亿元,第一大股东珠海市银隆投资控股集团持股25.98%,董明珠个人持股17.46%,为第二大股东。而且,根据媒体报道,2017年4月,董明珠到访深圳巴士集团,其身份不仅为格力电器董事长,还是珠海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一起陪同访问的还有珠海银隆的副总裁和总经理。

  当时,《中国企业家》曾问过董明珠这个问题,“如今双重身份,是不是需要避嫌?”

  “有什么嫌不嫌,不要干偷鸡摸狗的事情,不要替个人牟利就行了是吧?”董明珠回复道。

  实际上,从第一天投资银隆开始,董明珠就已经拿出了“主人”姿态。在宣布入股消息的2016年中国制造高峰论坛上,董明珠就当仁不让地代表银隆喊话,“我今天在这里代表银隆说一句话,你用了银隆车,十年保证不换。”而同时到场的魏银仓则呼应道,“以后听董总的。”

  在外界看来,魏银仓也是位个性十足的企业家,面对外界对钛酸锂电池技术的质疑时,他会情绪激动到拍案而起。提到电池的安全问题,他甚至有些口无遮拦地指出“三星一直爆炸,苹果也快了”。

  但这样一个气势和雄心十足的人,在气场强大、光环加身的董明珠面前,则选择收敛了自己的棱角。2017年在央视《对话》节目发生的一幕,足以说明。

  当时,董明珠指出,不仅是银隆,汽车业普遍存在粗制滥造的缺陷。“有一天我们俩还吵了一架,就因为车的事情。我一看,缝隙那么大,他(魏银仓)说,你去看别人的车,都是这样。我说,那不行,你必须给我做到无缝对接,没有理由说做不到。”

  “日本的车90万,我这车才多少钱?”魏银仓试图解释。

  “就是这个钱,你能做到90万的品质,那就是你的水平。”董明珠坚持。

  魏银仓有些无奈,“我(造车)才几年的时间?你总要给我一点时间。”

  但董明珠觉得这个时间不能给,“现在必须是奔跑。我们在每一个细节管理上,一定要有严格甚至是苛刻的标准以及检测手段,不漏掉任何瑕疵。”

  主持人问魏银仓:“要把从前的走路变成跑步甚至冲刺,能胜任吗?”

  魏银仓答:“尽力而为。”

  台上的董明珠马上“怼”了回去:“什么叫尽力而为?作为公司的一把手,必须(胜任)。除非你不在其位。在其位,谋其政,必须用极致的眼光要求你的队伍。这没有什么尽力而为的事情。”

  此时魏银仓的表情略显尴尬。但他并不否认,董明珠的到来,给银隆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在产品质量上,我们真正领略到格力的管理手段,对工业产品追求的完美性。”

  而董明珠带给银隆的改变,或许才刚刚开始。

  “董明珠是银隆第二大股东,肯定要对自己投资的企业负责,也会把她对供应商质量、内部管理的要求带进去,所以(银隆)从供应商质量控制、内部人员架构、销售等流程上都会做出调整。”一位格力内部人士表示。

  供应商与银隆之间的债务“罗生门”恰如“冰山一角”。目前双方各执一词,供应商珠海思齐电动汽车设备公司声称银隆恶意拖欠货款,但孙国华则指出是由于2017年以来银隆的质量控制开始加强,在这个过程中对不合格供应商和配件进行了全面排查,思齐属于其中之一,所以银隆拒付部分货款。

  谁是谁非尚无定论,但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在董氏作风的影响下,银隆在供应商管理、内部管理上会更加严格,或许也会带来更多冲突,而事已至此,已经是魏银仓所无法左右了,或许,也是其有意放手。一位采访过魏银仓的记者曾透露,后者非常低调,而且身体欠佳,或许无心恋战。

  “同意接受董明珠的投资,并使之成为银隆的第二大股东,魏银仓对今天的变化应该是有心理准备的。”一位行业人士指出。

  董氏加速度

  谁都不能否认,董明珠的到来,确实给银隆带来了新的希望。

  首先就是资本。对于银隆的投资,董明珠可以说是出钱出力,不仅是押上全部资产,更是全部的信用背书。与她一起入股银隆的,还有中集下属企业、北京燕赵汇金国际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京东邦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四家企业。

  当时魏银仓就透露,“万达集团并没有做尽职调查,完全是看在董总的面子。”而王健林在接受采访时也证实,“没有经过什么深思熟虑,就是相信董总。”

  把全部身家押注于此,董明珠为银隆的发展铺路搭桥、摇旗呐喊,更是不遗余力。

  刚刚过去的2017年,在珠海银隆的大多数重要场合,都会有董明珠的身影。

  2017年5月9日,南京溧水经济开发区的银隆新能源(南京)产业园项目开工仪式上,除了董明珠和魏银仓,参加的嘉宾还有苏宁云商董事长张近东、江苏省委副书记、南京市委书记吴政隆、江苏省副省长马秋林等政府官员。据称,董明珠在半年内先后四次前往溧水,最终促成该项目落地。

  之后,董明珠更是带着银隆开启了马不停蹄的狂奔模式,2017年7月份,金湾区的银隆新能源产业园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计划新增总投资约200亿元,同月,银隆与四川攀枝花签署了至少50亿元的新能源产业园的投资计划,并宣布收购南京客车公司项目;8月,银隆跟洛阳市合作签约,在洛阳打造银隆新能源(洛阳)产城融合产业园,总投资150亿元;而天津的银隆产业园,据说总投资将达到350亿元――不完全统计下,银隆2017年签署的投资意向就近千亿元。

  “利用董明珠的名气和资源谋求银隆发展,这应该是两人(魏银仓和董明珠)的共识。”有知情人士称。

  孙国华提供的数字表明了过去一年的成绩,2017年银隆新能源汽车交付数量为6356辆,相比于2016年的4771辆,同比增长了33.2%。与此同时,银隆还拿到了京东物流的订单。

  加速快跑的银隆,意在冲刺IPO。

  早在董明珠联合万达等企业入股之际,就有传言指出,那次增资入股其实是Pre-IPO,银隆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上市事宜;不过,这个消息直到2017年5月份才得到证实,当月,珠海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广东证监局办理了辅导备案登记,并进行受理公示。不过目前变局频出,也给银隆的上市之路进一步增加了不确定性。

  两手准备

  银隆IPO另一个不利因素,则与一直推动其全速奔跑的董明珠有关。某证券分析师表示,“证监会在上市前就审核这一问题,除非她(董明珠)辞去格力的职务,否则不排除会因此导致珠海银隆上市搁浅。”

  要做出选择的,不仅是董明珠,还有格力。

  格力电器显示,作为董事长的董明珠本届任期从2012年5月25日至2018年5月31日。一直以来,大股东格力集团与格力电器之间的关系就很微妙,“父子”矛盾更是不断升级。

  2016年11月,董明珠辞去珠海格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董事、法定代表人职务,有人猜测,这可能是董离开格力电器的序幕。但也有格力内部员工指出,出事情的时候,大家都会骂董明珠,但是要选择谁来主持格力大局,还是会选她。

  尤其是这两年,格力电器的业绩正在稳步回升,2017年三季度财报显示,格力电器营收1108.75亿元,同比增长34.51%,净利润154.61亿元,同比增长37.68%。用董明珠自己的话来说,从2012年她独自执掌的五年里,格力的营收是过去21年的1.9倍,利润则是过去21年的近4倍――这种盈利能力无疑会增强董明珠连任的筹码。

  不过目前倒董派和挺董派的角力态势尚未明朗化,董明珠则要为她的下一步做出准备。如果不再连任,董明珠27年的格力生涯将画上句号。而银隆已有股东公开表示了对董明珠入主银隆的乐观态度。

  银隆,或许就是董明珠为自己预留的退路。不过,为什么做了近三十年空调的董明珠,对新能源汽车如此情有独钟呢?

  “很多人笑我在豪赌,每个人有自己的权利,只能说我这个赌的大一点,不惜借债来投入。我投入的不仅是一个企业,而是一个产业。”在接受采访时,董明珠态度坚决,“我觉得新能源是中国制造业转型的一次绝好的机会,所以我愿意赌,我要投。”

  从某种程度上,银隆也承载了董明珠在格力尚未实现的壮志。2012年,格力电器营收首次突破千亿,董明珠也在当时提出了“2018年2000亿”的目标,此后两年,格力顺利实现了每年200亿的增长任务,却在2015年经历行业重整而导致营收收缩,2016年也未能在收入上有大的突破,2000亿的目标或将流产。而在董明珠看来,银隆完全可以做成一个千亿级的企业。

  但现在或许言之尚早。孙国华透露,2017年银隆营收80多亿。这与之前提出的2017年300亿的销售目标相去甚远。

  而且,目前新能源汽车除了技术瓶颈之外,还面临政策上的不确定性。以上市公司宇通客车为例,2016年的新能源汽车收入中,政府补贴占到一半。2017年新能源客车的整体市场并不乐观,而业内人士表示2018年情况不会好转,或许还会更严重。

  抛开这些不太有利的客观环境,银隆还面临着内外部利益相关方的重新梳理。

  有部分银隆供应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被拖欠货款和新管理团队有关,现在接触到的银隆的生产、技术、采购人员多是空调行业出身,很难在短时间内了解电动车行业的特点。实际工作中则照搬空调行业管理供应商的办法,要求供应商签质量保证协议,乱开罚单。但空调制造具有一致性要求,而客车行业不同客户需求各不相同,以空调的质量检验标准要求客车供应商并不合适。

  内忧外患――这让人联想到董明珠在格力电器初掌权柄时,也曾遭遇同样的境地――一方面经销商划地为王、兴风作浪,脱离了格力的控制体系,而在内部,董明珠一贯的铁腕手段和霸道的性格也颇受争议,她自称在格力干了二十多年,与市场斗,与人斗,与自己斗。在她看来,和谐都是斗争出来的。她在《行棋无悔》一书中说,自己喜欢剑拔弩张、生死较量的场景。

  可那是10年前、甚至20年前的董明珠,而今她已经64岁,是否还能以她一贯的坚决和坚韧撬动银隆,复制在格力的成功?

  至少从表面上来看,这位雷厉风行的“铁娘子”依然战斗力不减。在前不久的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董明珠像往常一样神采奕奕,炮火十足,并且再次加上了她惯用的结束语,“用格力的空调之外,还要用格力的电饭煲,打格力的手机,坐上银隆的汽车,这是格力的未来。”

  不过,在台上一直为格力摇旗呐喊的董明珠,或许内心也不免遗憾。

  在很多场合,董明珠都谈到自己与格力“生死相依”的关系,对她而言,董明珠就是格力,格力就是董明珠,但实际上,董明珠在格力仅占0.74%的股份,珠海国资委100%持有的格力集团占据18.22%的控股地位――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格力永远都不可能与董明珠划上等号。

  在未来的某一天,也许银隆可以。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

关注

15

粉丝

4246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4-11-16 04:58 , Processed in 0.021387 second(s), 29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