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30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代表委员给建议

[复制链接]
130 0

  李师荀

  近日,工信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工业质量品牌建设工作的通知》,旨在推动制造强国建设,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关于如何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迈向制造强国,全国两会的众多代表、委员们也在为此筹谋。

  面对中国制造如何转型升级这个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指出了当前中国企业面临的一个现实窘境――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对使用工业互联网有畏难情绪,“他们感觉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是高大上的,是互联网企业的专利”。

  因此,孙丕恕表示,要打造全球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给中小微企业插上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的翅膀,推动中国由互联网大国向互联网强国转变。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代表通道”上,三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梁稳根表示,不能实现数字化升级,三一集团肯定“翻船”,转型升级成功就会“翻身”变得更加强大。

  在梁稳根看来,传统装备制造企业要实现智能化和数字化的转型,至少要实现以下几点:核心业务必须全部在线上;全部管理流程必须靠软件;产品必须高度智能化,管理流程必须高度信息化。

  梁稳根认为,目前,中国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新技术浪潮两个重大战略机遇的交汇点上,“如果能够抓住这一机会,更快更好地完成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那中国肯定会从制造大国变成制造强国”。

  全国人大代表、南海技师学院高级讲师杨珍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谈到如何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话题时,代表们不约而同地聊到人才问题。

  “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工人和高技能人才的集聚足以让原有制造业的品质升级。”杨珍建议,要把职业教育发展重心聚焦到提升质量上来。在完善投入机制,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的前提下,创新竞赛机制,打造技能人才成长的“快车道”。

  另外,为了让更多技能人才为中国转型制造强国出力,杨珍认为还应建立企业分级技工工资制度,大幅度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消除职业教育认识偏差,提高技能人才社会地位。

  与杨珍同样关心大国工匠培养问题的,还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保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念沙,他表示,“中国已是制造大国,但能创造出中国品牌产品的工匠并不充足。”

  徐念沙认为,技术工人立足岗位,具有与生产实践最经常、最直接、最密切联系的特点,他们最容易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的一支有生力量。但当前,社会化培训机构的数量和规模不够,培训能力不足,相当一部分工人,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不能接受正规培训;一些企业对于技术工人创新成果存在认识偏差,“认为职工发明人拿着企业给的工资,用自己的创新成果去改进工艺、推动技术进步,是应尽的责任。创新成果按要素分配没有必要”。

  他建议有关部门要加强技校建设,完善培训体系,扩大培训范围,让更多一线工人参与培训;要大力宣传“技术工人创新成果按要素参与分配”的政策和意义,进一步营造鼓励职工创新创造、共建共享创新成果的社会环境;筹建有公信力的第三方评估服务机构,为技术工人创新成果按要素参与分配提供客观公正的效益评估。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

关注

15

粉丝

4246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4-11-17 21:25 , Processed in 0.028468 second(s), 29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