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33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新发现:科学家首次在磁鞘中观察到“磁重联”现象

[复制链接]
133 0


图为地球周围的磁场示意图。地球磁场可捕获电子和带电粒子。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5月1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近日的一项重大研究中,四枚NASA探测器观测到了所谓的“磁重联”现象。这正是地球抵御太阳风的第一道防线。而该防线的形成过程还是首次为人所知。

  该现象产生于地球外层大气中一处较为动荡不安的区域,名为磁鞘(magnetosheath)。这一发现或将改变我们对地球防护层的了解。

  帝国理工学院物理系教授乔纳森?伊斯特伍德博士(Dr Jonathan Eastwood)参与了本次研究,他指出:“湍流(turbulence)是经典物理中最缺乏了解的重要概念之一。但我们知道它在太空中十分重要,因为它可以实现能量的重新分配。”

  “此次观察到这一现象,我们便可提出新的理论或模型,帮助我们理解在其它地方的观测结果,如太阳大气和其它星球磁场等。”

  此前科学家曾多次在磁气圈中观察到磁重联现象,但通常都是在平稳的环境中。而此次磁重联则发生在磁气圈外侧的磁鞘中,此处的太阳风极为动荡凶猛。

  该任务名为“磁气圈多尺度探测任务”(简称MMS),专为研究磁重联现象而设。磁重联在宇宙中颇为常见。当磁场相连和分离时,便会产生磁重联现象。而此次任务发现了一种新类型的磁重联现象,名为电磁重联。与发生在离地表更近、更平静的磁气圈中的磁重联相比,电磁重联有诸多不同之处。

  此前科学家曾一度怀疑磁鞘中不可能发生磁重联,因为该区域中的等离子体极为混乱。但MMS任务发现,磁鞘中也可以产生磁重联现象,只不过规模比此前发现的磁重联小得多。

  这一新发现将帮助我们了解此类现象对太空中的宇航员、卫星、以及电力部门的影响。

  “磁鞘中的湍流含有大量磁能。”该研究的主要作者、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科学实验室高级研究员泰?潘(Tai Phan)指出,“人们一直在探讨这些能量是如何被耗散的,而磁重联也许能解答这一问题。”

  这些能量来自日冕。粒子以每小时160万公里的时速从日冕射向四面八方,形成强大的太阳风。太阳风击中磁鞘时,便会与混乱的等离子体波发生相互作用。

  科学家尚不了解这些能量是如何被耗散的,但此次观察到的电磁重联现象或将对他们有所启发。


  外层磁气圈(图中蓝色部分)保护着地球,使来自太阳的超音速带电粒子流(即太阳风)发生偏转。粒子绕过磁气圈时,便产生了高度动荡的边界层――磁鞘(图中黄色部分)。科学家正在对该区域展开研究,希望更好地了解不断变化的太空环境。

  MMS任务部署了四枚探测器,彼此相距6.4公里,在飞行过程中不断收集数据。这首次为研究人员提供了研究磁鞘中磁重联现象的机会。而结果也正如他们所愿,探测器成功找到了磁重联可在湍流中发生的证据。

  但在此过程中,他们发现磁鞘中的磁重联与其它区域有所不同。此类磁重联并不会发射大量由磁场碰撞激发的氢离子,而是会发射规模小得多的电子流,并且几乎不发生磁场碰撞。此前科学家从未发现过这一现象,一部分也与缺乏合适的观察设备有关。

  研究人员指出,电子与离子大小极为悬殊,就像拿小弹珠与篮球作比。电子更难以追踪,且速度高达离子的40倍。

  “我曾模拟过这一类型的磁重联,”一名研究人员表示,“但科学家此前从未在太空中观察到过该现象。”

  随着科学家对MMS任务传回的数据展开分析,还可能发现更多惊喜。

  “该任务将使我们的研究达到全新的高度,”研究人员表示,“这就像当初发现原子其实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一样,令我们始料未及。”(叶子)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

关注

15

粉丝

4246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5-1-22 05:06 , Processed in 0.020114 second(s), 31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