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新西方 于 2009-6-9 23:57 编辑 " M. l; j' ^ d0 F( q
编者:说在前面的话。0 r5 [7 r/ X7 x V: q
在这《加太铁路:历史上北美华人迁入曼省的机会》一文中,讲了不少加太铁路的好话。可是这个荣光环绕的企业与华人移民有着不解的怨缘。% x! d6 F( u) t+ s% @
对,你没有看错,我也没有写错。
5 y, s8 B; }( I) q' T就是怨缘。* g) o( I7 w6 \+ T) i8 f w
# y4 E& x0 U7 _- ~这是曼省华人百年庆典的时候,可是在100年前,曼省华人可没有为他们来到曼省而欢庆,在路边社为华人百年准备的三箱书籍和材料阅读中,我们相信100年前的曼省华人的面孔上,可能是无数的无奈和悲哀。究竟是什么样的怨缘,才会让我们在赋予了加太铁路无比豪华的文笔评价之后,又给予如此的跌宕? - {2 X+ ?, A, Z0 n2 D) V
% z! P+ I5 E8 m0 ~
加太铁路建设期的华人移民 --华人血肉筑起的铁路% w2 Y# `+ u" U/ k/ a6 C
' u( j' j6 C9 m* Y( l; G+ Y; D
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哥伦比亚省内路段的建设中,中国移民是最主要的苦力工人。1871年,哥伦比亚加入加拿大联邦,政府决定在十年内修建一条连接哥伦比亚到加拿大东部的铁路,哥伦比亚整洁和选民鼓动发起一个移民计划,通过从不列颠群岛引进移民来填补劳工空缺。但是国会认为从英国引进移民成本太高,要是从中国引进劳工的话,就能节省大量成本。
: Q6 s* y7 _% V. F6 j
0 W+ b T: [" M$ J0 r( o0 U q
5 S0 M) s- m' j7 m1 @: k# B( g/ x2 |8 S
* L4 n: O" a [6 D4 ^9 H4 J/ m2 z0 g
成批引进的华工徒步走在铁轨上的走赴工地
6 x Z9 H, ]8 _& g0 L1 y- w , ]9 Y- _" v; f6 t6 P
- B8 m; g. _ r/ l1880年,哥伦比亚省内路段的美国承包商Andrew Onderdonk同维多利亚的中国中介机构以及中国国内广东、台湾等地的中介机构签订协议,从中国国内运来5000多名劳工,之后又从美国的加利福尼亚运来了7000多名中国劳工,这两批人马就构成了太平洋铁路哥伦比亚省(BC省)段的主要苦力。铁路修建过程中,病疫成患,事故不断,大部分中国工人丢了性命,到1881年末,头一年从中国国内运来的5000多工人中,仅剩下不到1500人。 Andrew Onderdonk不得不再次从维多利亚、加利福尼亚和中国国内运来大批工人填补空缺。, u2 c4 n5 M! T# x! w9 e
4 V7 C9 V+ ~+ x9 u, ]2 M, Y% y
- J5 J8 w* X! [, RCalifornia Historical Society, San Francisco. 1898 . 这就是当时的北美华人铁路工人写实.
" t h! P$ J7 l) h+ J/ U当时,中国铁路建筑工人一天的工钱只有1美元,仅为白人、黑人和当地人工钱的三分之一。加太铁路最危险的500公里路段基本上都是中国工人修建的,在修建 Fraser峡谷路段时,中国苦力统统住在简陋的帐篷里,没有任何安全防范措施,风吹日晒不说,随时可能被山上滚落的石头砸死。尽管如此,因为中国人特有的习性,铁路建设过程中沿线还是留下了大量临时性的简陋唐人街。
# m0 b/ ]" D5 z+ J0 {6 |. k$ A( s4 q9 u4 i1 r( \# o& d4 \
加太铁路完工后的中国移民 --过河拆桥的排华税政
* S; K0 C. H. Q3 W2 q: {6 |2 M
3 t! ^& T$ f1 s1 H7 T& S& x. W加太铁路完工后,大批中国工人也随即失业。1885年,加国政府颁布一项中国移民法案,每个来加的中国人都要征收50美元人头税,以阻止更多中国移民涌入加拿大。到1900年,中国移民的人头税涨到了100美元,四年后再次上涨到500美元,相当于今天的8000美元。当时的人头税相当于现在的落地费或永久居留费,相比之下,加拿大1995到2005年期间这笔费用人均仅为975加元,2006年更是降到了490加元。
6 L: ^! `; C2 T. q1 g) l. z
7 n6 Q8 C# m6 k1923年,加拿大重新颁布中国移民法案,该法案另一个正响亮的名字是排华法案。排华法案规定,除了商人、外交官、留学生和某些特殊情况外,禁止任何中国人移民加国。排华法案于1923年7月1日生效,当天是加拿大独立日,华人为了表示抗议,将这一天视为耻辱日,一直到1947年排华法案废除之前,华人拒绝参加任何独立日庆祝活动。$ ?5 i6 {, f+ _# ^8 f# Y( [; G
" S5 ^. }/ I! z3 ^从加太铁路完工到排华法案结束期间,加拿大的中国人起先都过着一种居无定所的生活,高额人头税又使得华人无力承担把家人接到加拿大来团聚的费用,再加上华人很难融入加拿大社会,只好中国人同中国人聚居在一起,大家平时相互扶持,渐渐的就形成的带有浓厚民族色彩的唐人街。% S) W3 K4 \9 Q8 G& p
7 [* }- a2 |6 ]; n因为加太铁路修建的缘故,大批华工聚居到哥伦比亚省,人口不断壮大,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加国的华人都主要在该省,其他省份很少看到华人面孔。当时哥伦比亚省很多行业都禁止华人进入,华人能做的只有那些其族裔人不愿意做的工作,像洗衣店、杂货铺、餐馆之类的,这反倒让中餐迅速发展起来。" t, a1 f: N9 x5 j
V* G9 [4 a0 R) Q9 q3 y, Z4 O7 g! K5 r8 s因此在我们今天的Portage Ave.以北,还能看到很多很老的建筑,有过时的洗衣房和老餐馆没落的痕迹。物业公司对返修这些老化的物业没有很大兴趣,只是漫无目的的将这些老物业重新放到市场上寻找业主继续租用。但是这些已经失去市场价值的建筑周围,曾经还发生过很多激烈的冲突故事。- {/ V- S9 ]1 P, ]
- ^, S& i4 M* c% F
请阅读下一篇《温尼泊华人百年来的灰色故事》 |